在寒冬里点亮一盏相辉之灯 ——记相辉堂保护修缮项目捐赠故事

时间:2021-10-18浏览:137设置

题记:依稀还记得这个九月,相辉堂前的夹竹桃花艳红、叶翠绿。在这样美好的时节,校友携手回家、相辉堂保护修缮项目启动,转眼便是一季的光景。从深秋的金黄落叶铺满她的草坪,到初冬的暖阳撒在她的黛瓦屋顶上,虽然天气逐渐寒冷,她却因校友深情燃起的这把相辉之火而更加明媚。

她一定是高兴的吧,在严冬中,如雪花般飘来的一笔笔捐赠,满含着校友对她深深的眷恋之情。短短三个月的时间,校友办公室里人来人往,电话铃声此起彼伏,校友心中惦念着这栋记忆中的老建筑,并愿意为她的新颜贡献一份力量,只因为,她是大家的精神家园。“我们从未曾为她做过些什么,反而是她给予了我们学生生涯太多难忘的回忆,现在,只能算我们报恩来了。”

校友们也一定是高兴的吧,因为她,复旦一代又一代的莘莘学子再次齐聚,得以与母校有了这丝丝缕缕的长久联系,她便恍若是他们所有爱的集合,旧貌新颜,代替他们生生世世守望着复旦。

有位曾在相辉堂演出过的学生这样写道:“相辉堂,这以我们两位创办校长名字组合命名的舞台,代表着梦想、光荣、骄傲、风采、飞翔,包容着感动、努力、温暖、回忆、辛酸,涤荡着智慧、才华、愿景、激情、豪迈。青春在这里燃烧,友情在这里拥抱,理想在这里舞蹈,似水流年驻足萦绕。”  

这一个甲子,究竟有多少故事留待相辉堂她去回忆与铭记?且听风吟,说说那些人、那些事镌刻在她砖瓦上的印记。  

顾勤昌校友:一张江湾信纸一段往事追忆

相辉堂保护修缮计划启动之初,一封来信悄然而至,泛黄的信纸居然来自于复旦江湾时期。 “ 复旦是我活着的精神支柱 ” , “ 我把总理给我们本月的生活补贴捐给相辉堂修缮费用,共计1435 元 ” , “ 我们西安穷,千里送鹅毛,礼轻情意重 ” ,最简单质朴的话语,却字字敲在心上,正是这封信,牵出了一位年过古稀的老人和复旦园的动人故事。

信的主人——顾勤昌老人,出生在上海虹口,年少时因为战乱举家迁往西安。但当时的复旦——淞沪会战的战场以及伤员救治的阵地,在他幼小的心灵上,刻下了不可磨灭的伟岸印象。于是,重回复旦的心愿从那时就开始萦绕于他的心间。 

1952年,顾老终于走出了苍凉的大西北,来到了令他魂牵梦萦了十几载的复旦园。登辉堂里那一曲雄浑的 “ 复旦复旦旦复旦 ” ,正式开启了顾老和复旦相伴的日子。而登辉堂,是那段记忆中最美丽的剪影。 

当时的登辉堂,二楼和今天一样作为礼堂,而一楼则是物理实验室。于是,作为物理系学生的顾老,就成了它的常客。从大一到大四,从酷暑难耐到寒冷刺骨,从经典力学到量子物理,物理实验课仿佛是他每周和登辉堂悄然定下的约定。  

当然,顾老留在登辉堂的,绝不只是勤奋的身影,还有欢笑和喜悦。说起五十多年前的一次文艺汇演,顾老显得既兴奋又羞涩。作为理工科的学生,顾老并不善于表现自己,但是社团的话剧表演活动却让他动心了。何不在枯燥的理论学习中添几抹色彩呢?于是,顾老决定在社团排演的《卓娅和舒拉的故事》中出演莫斯科市委书记一角。尽管之前排演了有一个多月的时间,但到了演出的当天,望着座无虚席的登辉堂,他还是不可避免地感到了紧张。演出开始后,顾老有点忐忑地登上了舞台,结果一开口就引来了一片笑声,顾老以为自己做错了什么,有点不知所措。后来他才发现,原来是自己的西安口音逗笑了观众们。当时的复旦里,来自西北的同学很少,西安口音就更是稀罕,也难怪大家会笑。这一笑,让这一段记忆,变得更加让人难忘。  

1956年,顾老从物理系毕业,离开了相伴四年的母校。分离并不意味着热爱的结束,相反,它恰是更深一层眷恋的开始。“每当生活中出现不幸和坎坷时,我都想到,我是一个复旦学子,应当以复旦精神不断自勉 ” ,这是顾老最诚挚的独白。而相辉堂,就像是母校的另一个化身,在那里顾老开始了自己的复旦生涯,也是在那里,他挥别了热爱的母校。相辉堂满载着学生时代的回忆,成为他心中难以割舍的精神寄托。  

或许就是这样,老人对于母校的付出,已是一种本能,一种出于爱的本能。  

王瑜卿母女:生生不息的两代复旦情

时光倒退六十多年,那还是1945年,复旦在上海复校并招生的消息传来,母亲王瑜卿携妹妹赴考,双双被录取,在她们之前,连家里两个哥哥都就读于重庆时期的复旦大学,可谓满门复旦人。起初姐妹两人在一个租界里念书,后迁至江湾校区,当时校区条件异常简陋,物资匮乏,宿舍里床铺不够,就只好从家里搬来双人床,这才有榻可卧。 1948年初,王瑜卿结婚,同年12月迁往台湾时,大儿子已抱在手里。回首复旦求学岁月,老人在电话中连连笑道: “ 哎呀,很多我都想不起来了 … … ” 然而她清楚地记得当时的登辉堂, “ 那是一座大礼堂,我走之前还听老校长在里面讲过话的。 ” 

而女儿谭世英,对复旦同样怀着深深的感情。在她看来,复旦给这个家庭带来的影响渗透在母亲对女儿的教育中。由于在大陆接受过较高水平的教育,还写了一手漂亮的毛笔字,王瑜卿在台湾得以参加工作,而不像多数人般成为家庭主妇。 “ 她是个很开通、很明理、很睿智,很有学问的一个妈妈,与其他同学的父母都不一样。她总是用启发性的、鼓励性的培养兴趣的方法来养育我。我相信这些都跟我妈妈在复旦受到的良好教育有关。 ”  

谭世英与复旦的直接接触则发生在1984年美国总统里根访华,她作为美国小记者团一员随访,于现场聆听了里根在复旦相辉堂的演讲。在国外长大的她83年第一次回国的时候,曾为当时国内的贫穷与落后深感震惊,正是此次复旦之行使她对中国的未来有了新的期盼。 “ 那是个很老的房子,非常简陋,却挤满了学生。 ” 她叙述着当时的情景,语气中流露出钦佩, “ 当时有位女校长,衣着十分朴素,却有着令人敬佩的学者风范,站出来不卑不亢,让人觉得中国虽然穷,知识分子的风骨还在那儿,还有那么多热心好学的年轻人,让人相信这个国家还是有希望的。 ”  

与复旦有着如此的渊源,母女俩一直希望能为她做些什么,当谭世英听说相辉堂修缮项目捐赠的消息,她立即告诉了母亲王瑜卿,彼此都感到,“ 要做这件很有意义的事情。 ”谭世英以母亲的名义在相辉堂认捐了一个座位, 3排3座,寓意为 “ 生生不息 ” 。 “ 很多东西是一个延续,复旦培育了我妈妈那一代,我妈妈又培育了我这一代,现在我们有能力有机会,也要回馈复旦的恩情,帮助她去培育国家的下一代,从这里出去的学生将来也会懂得要回头做些事情以帮助后来人。 ”  

相辉堂对复旦一代又一代学生而言,不仅是记载过去的里程碑,更象征一种精神的传承与延续,循环往复,薪火相传。  

倪世雄师生:相辉桃李  恩泽润长

有这样一位长者,他陪伴复旦已经走过了半个世纪,今年,是他入校五十周年暨从教四十五周年的纪念。一路走来,他的笑容让人感到的是温暖,是随和,是知识,也是力量。他不让学生铺张浪费帮他大肆庆祝,却在听闻相辉堂保护修缮项目的时候,带着一批学生来捐赠。这位长者,便是著名国际问题研究专家倪世雄教授。  

“早些时候我跟倪老师说要为他从教四十五年周年搞庆祝,他就不情愿,可当我提起相辉堂捐赠的时候,他立马就同意了,并带头捐了一个座位。倪老师的第五十个博士赵曙光说起了这次师生捐赠的缘起。也就是在倪老师的带领下,在短短一周的时间内,就有六位学生先后参与座位捐赠。  

30年前,中美正式建交,倪世雄教授作为中国第一批访问学者赴哈佛大学做国际问题的博士后研究。30年来,他走访了不少美国大学,对于校友捐赠文化的培养有着深切的感触。“我记得有一年去美国一个大学,他们副校长就带我参观了一颗树,树上挂满了那个学校的吉祥物——小老虎,而每个小老虎的头上都有一个捐赠校友的名字,我觉得那就是学生对母校情感最好的诠释。”倪老师无不动容地对我们说,“所以,导师不但要教导学生如何做学问,还要教会他们怀有一颗感恩的心。谢希德校长影响了我,而我也应该影响更多的学生。要是早些知道这个捐赠,我的庆典应该再省一些的,相辉堂是一个再有意义不过的项目了。”  

说起这个意义,倪老师回忆起了五十年代自己从外文系毕业的时候,还在相辉堂的舞台上用英语公演过《红岩》,而他则饰演了其中的“许云峰” 一角,在他之前陆谷孙教授还演过《家》,曾红极一时。  

除了早期的“舞台经历”,更让倪老师难忘的,是曾在相辉堂里送走了一批又一批的学生,他亲自为他们拨穗,嘱托他们要好好工作,有空,常回学校来看看。也是在相辉堂里,学生牢记倪老师的“三观”、“五心”,走出校园奔向更为广阔的天地。倪老师曾说过,自己的幸福之处就是看到学生的成长,许多学生已经奋斗在国内学术一线上,成为自己的同事或同行,“就好像农民看见果树从抽芽到结实,心中充满幸福感”。  

在倪老师的心中,相辉堂是复旦风风雨雨的见证,既是复旦的灵魂,也是复旦的传统,所有的复旦人,其实都是相辉堂的学生,对于相辉堂的捐赠便也仅仅是学生对于师长的一种回馈而已。  

8523集体:成长•服务•反哺

引子:在相辉堂浩如繁星般的孩子中,85级生物系无疑是最闪亮、最热情的群体。他们在今年6月底毕业 20 周年返校时得知母校修缮相辉堂的消息后,迅速行动,作为发起人向复旦海内外校友发起此次捐赠活动,捐赠金额约13余万元。相辉堂之于8523这个集体,是对过去青葱岁月的铭记。在其中一位不愿意以自己名字而以年级中不幸英年早逝的翟峰同学名义捐赠一个座位的同学来信中,这样写道,“I also think that is more meaningful for us to remember one of our own”。相辉堂像个慈爱的大家长,她的心中所承载的,是完整的集体,她的孩子们无论如今各处世界哪个角落,他们都怀念母校的养育之恩,并彼此互相惦念,不会忘记任何一位青春记忆中的同窗。  

我是1985年的秋天入校的。记得入校时,恰是复旦80周年校庆刚刚过去 4、5个月,听一些高年级学长兴冲冲讲述校庆的隆重场面,除了神往,还有一些遗憾。似水流年,不知不觉,20年已经过去了。2005年的9月,我们的母校迎来了她100年的华诞,我和我曾经就读过的生物、新闻两个系以及其他同时期的复旦好友相约,从海内外一起回到了复旦,回到了魂牵梦绕的校园,回到了培植我们青春梦想的芳草地,回到了我们瑰丽人生梦想的启航点……  

9月24日那个下午,我们在校园里流连,最后和认识的、不认识的、年龄跨度很大的校友们,都选择了相辉堂作为长时间驻足的地方。我们像20年前一样,三五成群地走进了相辉堂前那块硕大的传说中当年上海最大的一块草坪,然后坐了下来,躺了下来,仰视身旁那座熟悉的殿堂,仰望头顶湛蓝的天空——母校,我们终于又回到了您的怀抱,而且是在您百年华诞的喜庆日子,缅怀您的功绩,为您庆生!  

再忆相辉堂。我在记忆的匣子里寻找对她的切实记忆。里根来复旦演讲就是在相辉堂,但那时我们还正在备战高考;电影《红高粱》全国首映是在相辉堂,所幸当时我们已经成为了复旦的新生,非常兴奋地看完了整部电影,映毕还见到了大导演和名演员,兴奋之余挽着同宿舍同学的手,走出相辉堂,没料到回宿舍的一路上都有男同学“妹妹你大胆地往前走”雄浑的歌声。流行的速度就是这么快!青春的心灵就是这么火红和激越!至于在相辉堂观看过的复旦剧社的话剧,参加过的学校组织的各项重大会议和活动,如今已经记忆不清,但是我知道就是这些一件件小事或者大事,像刷漆一样,经过一道道工序,在我们身上慢慢地、潜滋暗长地形成了一种叫做“复旦精神”和“复旦气质”的印记,相伴终生,不会随着岁月的流逝而消失。  

说说跟我在复旦独特经历相关的两段回忆。好像都是在1988年,一是作为选中的词作者,在台下参加由复旦教工合唱团承担的复旦新校歌的合唱试听,二是走上台前作为第24届校学生会文艺部部长的候选人登台演讲。对于这两件事的回忆,我一直都是一份忐忑加上一丝自豪,岁月流转,因缘聚散,但无论如何,也算是当年20岁的我对于复旦的一点微不足道的服务和反哺吧。  

相辉堂,见证了我们在复旦成长的青春足迹;当我们今天再回顾马相伯、李登辉两位老校长的巍巍功勋,回首复旦百年发展历程,回顾自己的成长历程,感恩复旦深重培养之恩时,反哺之情怎能不油然而生?无论我们身处祖国,还是海外,就让身为复旦人的我们永远记住,老校长李登辉60多年前的殷殷嘱托,“‘服务、牺牲、团结’,是复旦的精神,更是我们的责任……”

王纪来校董:始于百年校庆的相辉情缘  

五年前的百年校庆时期,社会各界对复旦的教育捐赠如火如荼地开展,校园内多栋建筑和厅堂被冠名,然而,却有这样一位校董,默默地为相辉堂捐赠了300万人民币,为而今相辉堂保护修缮项目的启动播下了第一颗种子,他就是上海城建建设实业集团董事长王纪来。  

“我本身就是搞建筑的,尤其喜欢有故事的老建筑。第一次在复旦逛的时候,在一片老建筑群中我第一眼就喜欢上了相辉堂,当时我就在想,那一定是有文化、有历史的建筑。”王校董笑着回忆起了第一次看到相辉堂的情景,“就好像你去旅游,总是喜欢去看去研究那些老的东西,是因为他们最能代表一个地方文化的缘起。许多人百年校庆的时候劝我去捐其他地方,可以冠名,我都拒绝了。我不需要冠名,我只想留住这栋老建筑,让更多的学生有地方可以演出,让更多的复旦人保留自己的记忆,这才是最有价值、最有意义的。”  

他以建筑师的独到眼光,把从相辉堂到光华楼串联起来的一条线戏称为“复旦建筑时间轴”,从老到新,寓意着复旦的发展,但当走到最高峰时,回头望去,才发现最老的那栋两层楼建筑才是复旦的根基与魂魄所在,没有了从她里面孕育的复旦精神,也便没有了复旦而今的高楼大厦。  

五年过去了,王纪来校董心里一直惦记着相辉堂的改建,总是利用各种机会向许多建筑学界的专家教授讨教老建筑的修复问题,并积极为复旦牵线搭桥。怎样才能把相辉堂修得“原汁原味、修旧如旧”?在有限的空间里应该怎样扩展更多的功能?如何能把现代“低能耗、高舒适”的建筑理念运用到相辉堂的修建中?这些问题始终伴随着王校董走遍世界各地。“百年校庆的时候时间紧,这几年科学技术又进步了,经验也多了,相辉堂可以用更先进的理念来修缮,少走冤枉路。她值得我们花更多时间去等待,值得我们花更多心思去钻研。等她修建的时候我还愿意继续出力。”  

采访归来,脑海里始终浮现的是,当我们把相辉堂新的项目书交给王校董时,他坐在那里认真翻阅的身影。从他与相辉堂结缘的那一刻起,便和每一个复旦人一样,延续着她的历史,与她灵魂相依。  

新疆校友会:母校容颜牵动校友真心慷慨解囊书写游子真情  

重重关山阻隔不了新疆校友浓浓的复旦情怀,绵绵白雪消融不了新疆校友深深的复旦情结。近日,在复旦新疆校友会的倡议下,复旦新疆校友踊跃为相辉堂捐款。隆冬的新疆已经白雪皑皑,但这丝毫没有减退复旦人的热情。新疆校友会副会长兼秘书长、70级数学系赵良全校友是此次捐款的组织者。  

新疆发生“7.5”事件以后,短信、网络受阻,联络不太方便,他就一家一家打电话,将捐款的消息传达给大家。他一直随身携带一本小本子,里面清晰地记录着从新疆校友会创建以来,哪年哪月哪日在哪里联系上的校友,已经记录了20多年。他说,新疆校友南北疆到处散布,犹如星星一样,他只是其中的一个。校友会就好像一个家一样,将大家的心凝聚在了一起。  

新疆自治区副主席钱智校友和戴公兴校友听到募款消息后说,千叮万嘱一定不要忘记通知他们;原新疆公安厅长、高等法院书记陈金池校友得知捐款消息就马上电话家中取钱;邮电新疆公司总经理上官亚非,第一时间放下手中工作为母校筹集现金;原上医校友会副会长吴宗舜校友已经75岁高龄了,新疆雪多路滑,他行走不方便,便央求秘书长一定要来家里坐坐,给母校捎上这份祝福;一位好不容易刚联系上的校友送来了1000元钱,但再三叮嘱,不要记他的名字,那是复旦人应该做的事情。  

“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因为我对这土地爱得深沉。”艾青的这句诗能够写出新疆复旦人的一片情意。相辉堂曾书写了复旦风雨传奇的历史,而今,她的修缮又牵动着分布在祖国各地的校友的心。“新疆离母校很远,但是我们从来没有分隔过,相反距离让我们校友之间的情谊更为深刻。”新疆校友会理事、79级数学系校友李海燕说,“一旦离开了母校,就好像断奶的孩子远走他乡,依然不会忘记母亲温暖的怀抱。无论是功成名就,还是籍籍无名,只要提到复旦,一说是校友,那亲热的劲头就仿佛又回到了校园里。这次捐款正是给我们提供了一次表达情意的机会。”当记者与她交谈时,这位已经40多岁,在边疆奋斗了20余年的复旦人说起复旦,仍是激动不已。  

新疆网络仍不通畅,但这并不妨碍他们与母校情感的相依相伴。赵良全秘书长凌晨4点还在统计校友捐款名单,在给母校校友会长长信的最后,他写道:“新疆复旦大学校友会全体学子永远爱护你——相辉堂。亚克西,相辉堂。我们的捐款活动在天山南北在延续……”  

而这份爱,对复旦的爱,对相辉堂的爱,通过无数个校友会在世界各地延续,再延续…… 这些捐赠不是开始,更不是结束。还有你,我,他,她……无数赤子,款款真心,相辉堂都永远静默在诗意的沉思、瑰丽的梦幻中,守望复旦的艺术梦想,等待她的孩子常回家看看。


(文/紫风、姚岚、曾妍、曹舒怡,摄影:孙钢

2009-2021 © 复旦大学教育发展基金会 沪ICP备15043581号
返回原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