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你把这个包翻开来,会看到一大块补丁,是我给他补的。”
沈自尹中西医结合展厅开幕前,沈院士后人来到展厅,与复旦大学图书馆医科馆馆员一起做最后的检查。女婿史红根看到展柜中沈院士曾用过的皮包,又陷入了回忆:“我给他买过新的,他都不用,就喜欢这个似的,补了又补。去日本开会访问,提的也是这个。”
真诚与质朴,是这个家庭给人留下的第一印象。沈院士家属们每次来商讨捐赠或展厅事宜,都是乘坐公交车来回。临走时总是客气地摆摆手:“麻烦你们噢!”谈及捐赠,他们的动机也很质朴:父亲为发扬祖国医学事业贡献了他一生的精力,作为他的家属有责任、有义务来捐赠所有的史料,并以他的精神来教育后辈们。
涓涓善意
沈自尹,中国共产党党员、中国科学院院士、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教授。 1952年7月毕业于原上海第 一医学院,接受过正统严谨的西医教育,后响应组织号召由西学中,以“肾”为关 键点,开启了对中医脏象学说的发展性研究,是中国中西医结合学科的重要开拓者,中西医结合思路和方法、脏象学说和病证关系研究的核心开创者。他曾发表论文300余篇,论著9部,培养硕士、博士研究生30余人,并领衔开发“急支糖浆”等3种中成药,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等省部级以上奖励20余项。他还曾多次赴日本、美国等地讲学,为中西医结合走向世界做出了重要贡献。
如果说沈自尹院士为中西医结合事业做出的贡 献是增进人类健康福祉,那么涓滴微小的善意,也是沈院士一生都没有放弃的事。1984年,一位四川籍的学生回家探亲时,被当地一家小规模药厂咨询, 能否转让一些科技成果,以挽救不良的经营状况。 当学生向导师沈自尹提起此事时,沈自尹毫不犹豫一口答应。也正是当年沈自尹同意无偿转让的三项科研成果,让四川这家名不见经传的小药厂,一跃成为全国知名的制药企业。在这三项拯救了药厂的科研成果中,有一项便是享誉海内外的“急支糖浆”配方,沈自尹也因此被尊称为“急支糖浆爷爷”。 一点善意,拯救一家药厂,也让科研成果转化为利民药剂。
退休后,沈自尹院士仍旧坚持出诊,而且只看普通门诊,直至89岁高龄。他对身边的学生说,普通门诊也好,专家门诊也好,病人来看的都是我沈自尹,没必要让病人多花钱。这样真诚质朴的理念渗透在他的家风中:无私奉献,不求回报。在整个捐赠过程中,沈自尹院士家人主动提出捐赠院士史料,主动提出捐款成立教育基金,并从未提出任何要求,却还总是不断地感谢学校、感谢图书馆。
捐赠缘起
2019年3 月,沈自尹院士因病去世后,在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领导的引荐下,沈自尹院士家属来到复旦大学图书馆医科馆参观,了解了医科新馆医学与人文并重的建设理念,也感受到馆内浓厚的文化氛围,家属当场表示要为学校的教育事业做出贡献。仅两个月后,沈院士的女公子沈蔚女士代表家人表示:愿意将院士史料全部捐赠给医科馆收藏,以激励医学院的师生继承前辈的崇高理想,同时也让后学充分了解沈院士耕耘一生的中西医结合事业。
2020 年7月,善意再一次得到延续,沈自尹院士家属又一次来到复旦大学图书馆医科馆。这次,沈自尹的家人把出售房产所得的500万元全部赠予复旦大学教育发展基金会,成立沈自尹院士医学发展基金,基金收益除了用于维护沈自尹中西医结合展厅的日常运行,大部分用于扶持医学生,重点资助品学兼优的家庭困难医学生。对医学生的关爱也是沈自尹院士及家属的捐赠初心之一,沈院士的多位学生表示,不管是在动荡的年代,还是艰苦的条件中,都受到过良师指路,是沈自尹院士严谨求是、勤奋不倦的学术精神,照亮一代代弟子们的学术坦途。
正是沈自尹与学生、与家人之间的相互关爱,良好的师风、家风熏陶,让这些爱又传递给了复旦上医的师生。
展厅故事
医科馆多次分批接收了沈自尹院士史料共975件,包括沈院士大量的手稿与生前使用过的实物:奖状证书90件,著作及藏书229本,期刊杂志418册,照片121张,手稿史料、实物等109件,音频资料4份,书画4幅。值得一提的是,沈院士夫人赵馨荷女士还捐赠了2幅程十发先生和赵朴初先生赠送给沈院士的书画作品,其价值不可估量,弥足珍贵。医科馆为此成立专门的工作小组,积极筹备沈自尹中西医结合展厅的各项事宜。
展厅入口右侧摆放着沈自尹院士生前在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办公室所用的书桌和座椅,桌上的传真机、老式台灯、笔筒以及装饰盆花均按照他生前使用的原样布置。右边的书架上摆放着沈自尹院士生前的部分藏书。其余史料主要被分成“启”“研”“誉”“仁”“家”五个主题进行展览,从成长经历与医学启蒙、研究方向与学术贡献、所获奖项与主要荣誉、身正为范与仁心仁术、家庭生活与个人风采等方面,勾勒出沈自尹从青年学子成长为学贯中西的中科院院士的奋斗足迹,折射出恽铁樵中西医汇通流派的传承史和发扬史。
沈自尹中西医结合展厅于2020年12月16日在复旦大学图书馆医科馆揭幕,复旦大学党委书记焦扬出席揭幕仪式并向沈自尹院士家属颁发捐赠证书。沈自尹院士家属沈羿、沈蔚,复旦大学党委副书记、上海医学院党委书记袁正宏,上医校友会会长、复旦大学原常务副校长、上海医学院原院长桂永浩,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书记邹和建、复旦大学图书馆馆长陈思和,沈自尹院士学生董竞成、蔡定芳等,重庆太极实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副总经理罗诗遂,以及学校相关部处和院系代表、华山医院相关部门代表、沈自尹院士亲友代表等共同见证展厅揭幕。
展厅开幕后,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医生、复旦大学上海医学院师生闻讯纷纷慕名前来参观,在一件件展品中学习沈自尹院士兢兢业业科研,踏踏实实奋斗的一生。
爱汇江河
在整理史料的过程中,医科馆的馆员们在沈院士的笔记本里不仅看到他工整写下的医学原理,也看到他时时思考总结留下的痕迹:“一个人是否成功主要看他是否找到了最适合自己的人生之路,以一种自己满意的生活方式为社会做出了最大的贡献。”“生活须拼争,事业靠攀登。”“人生有四站,第一站是朝阳站,不乏阳光与雨露;第二站是奋斗站,是在探索一条通向成功的金光大道,初涉世道不免坎坎坷坷;第三站是创业站,历经风雨饱经风霜已有所成就;最后一站是夕阳站,这是生命辉煌的极点,让晚年不懈的努力折射出瑰丽的夕阳和绚亮的彩霞。”沈院士的家人通过捐赠,将沈院士人生瑰丽的夕阳和绚亮的彩霞持续以最和煦的光芒播撒在复旦上医,也普照社会温暖众生。
复旦大学图书馆馆长陈思和教授谈及沈院士家属的捐赠行为,认为此举具有立德、立功、立言的不朽功绩。其一,沈院士作为恽铁樵中西医汇通流派的传人,在中西医结合的实践中,将前辈开创的学派发扬光大,对后辈学生的提携培养,积累了极其珍贵的文献资料;现在沈院士家人化私为公,把珍贵文献资料捐赠图书馆,给以公开展览,成为复旦上医广大学生思政教育、传承文化的生动课堂,功德无量,所谓“立德”。其二,在图书馆的转型过程中,沈院士的文献史料为医科馆的特藏、展览工作增添了重要的内涵,促进图书馆转型,建筑起医科馆馆藏的新的精神空间,此为图书馆的“立功”。其三,这些文献史料记录了沈院士兢兢业业、成绩卓著的一生,侧面展示中国中西医结合发展的历史,弘扬学术精神,此为“立言”。立德、立功、立言,是中国传统文化强调的“三不朽”。在这次珍贵的捐赠活动中,捐赠者、收藏单位以及珍贵藏品,共同走向了神圣的事业,让点点善意得以汇流成江河。
(文/宋元明,系复旦大学图书馆老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