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旦-中植科学奖·复旦科技创新论坛

时间:2021-06-11浏览:325设置

 


“复旦-中植科学奖”由复旦大学和中植企业集团于2015年合作设立,以表彰在数学、物理学和生物医学领域做出原创性杰出贡献的全球科学家。奖项每三年在这三个学科领域中轮流颁发。2019年和2020年奖项在《自然》杂志刊登获奖人公告,进一步提升奖项全球影响力。


2020复旦-中植科学奖授予英国皇家学会会员、英国布里斯托大学教授迈克尔·贝里(Sir Michael V. Berry),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士、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教授查尔斯·凯恩(Charles L. Kane),中国科学院院士、南方科技大学校长薛其坤,以表彰他们在物理学拓扑研究领域做出的杰出贡献。


值得一提的是,2016年首届复旦-中植科学奖授予美国科学家詹姆斯·艾利森(James P.Allison)和日本科学家本庶佑(Tasuku Honjo),这两位科学家因对肿瘤负性免疫调节的抑制治疗方法而获得2018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20179月,第二届复旦-中植科学奖授予在引力波领域做出突出科学贡献的三位科学家,麻省理工学院教授雷纳·韦斯(Rainer Weiss)、加州理工学院教授基普·史蒂芬·索恩(Kip Stephen Thorne)、巴里·克拉克·巴里什(Barry Clark Barish),他们三位同年10月分享了诺贝尔物理学奖。

  

“复旦科技创新论坛”由复旦大学主办,复旦大学高等学术研究院承办,中植企业集团捐赠支持。该论坛从2015年开始举办,旨在通过搭建全球视野下的交流与分享平台,把握当今世界最前沿的创新趋势,集聚科创领军人才。论坛每年特邀我国装备制造业顶尖科学家分享中国重大科技成果,增强广大青年民族自豪感,鼓励青年学子奋发有为,科技报国。同时,通过激发社会大众尤其是广大青年才俊的创新热情,积极营造“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热烈氛围,为上海市建成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贡献智慧源泉。


第六届复旦科技创新论坛20201213日在上海举办,为期两天。论坛特邀中国工程院院士、铁路工程技术和管理专家卢春房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科学院理论物理研究所所长蔡荣根,先后作题为《高速铁路技术发展方向研究》和《广义相对论,黑洞和引力波》的主题报告。


除主论坛之外,另设立物理科学、数学科学、人类表型组、数据科学与人工智能四个分论坛。分论坛汇聚三十余名专家学者,围绕自旋物理、未来信息技术、非线性数学期望、新时代的应用数学、人类表型组计划、健康“一带一路”、大数据模型检验、混合增强型智能驾驶等主题发表主旨演讲。


2009-2021 © 复旦大学教育发展基金会 沪ICP备15043581号
返回原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