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旦大学经济学院举行校友卓福民巨幅油画《恋》、曹国琪钢琴捐赠暨揭幕仪式

时间:2025-09-15浏览:36设置

历经一个多月时间,艺术家、复旦大学经济学院校友卓福民用抽象画法画出他脑海中山跟海的结合的画面,并将这幅高7.47米、宽3.02米的画取名为《恋》。在参展结束后,他将这幅用色大胆,大气磅礴的油画捐给了母院。

9月11日下午,卓福民巨幅油画《恋》、曹国琪钢琴捐赠暨揭幕仪式在复旦大学经济学院新大楼隆重举行。复旦大学常务副校长、上海复旦大学教育发展基金会理事长许征,复旦大学文科资深教授、经济学院院长张军,经济学院党委书记李粤江,复旦经院全球校友会联席执行会长赵定理、杨德红、汪新芽,经济学院杰出校友、著名诗人、画家许德民,特邀嘉宾著名艺术家陈家泠、魏景山、夏葆元、陈逸鸣、陈海汶、乐坚,中国工商银行原行长、著名摄影家杨凯生,上海久事集团公司党委副书记、总裁孙冬琳,新沪商联合会企业家代表尹安泰、魏辉、卓星煜,文化艺术界代表王景利、寿光武、邱孟瑜、蒋鸣月、孟建、蔡彭城、朱伟玲、谭国平,经济学院校友著名投资人吕厚军、陈跃、顾弘、辛强等及教师代表等九十多位嘉宾出席,经济学院副院长詹璐主持活动。

许征:艺术与教育注重传承、注重探索,激励师生奋发拼搏、开拓进取、探索无界

许征向捐赠者卓福民、曹国琪表示感谢。她表示,今年正值复旦大学建校120周年,经济学院恢复建院40周年,也将是经济学院新大楼正式落成之年,具有特殊的历史意义。新起点上,学校和学院的发展离不开校友、企业、社会的鼎力支持。

许征指出,复旦大学拥有深厚的历史底蕴和人文精神,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经济学院培养输送了一批批服务国家高质量发展的中坚力量。近年来,学校持续深化教育科研改革,不断创新育人模式,不断提升服务国家重大战略和区域经济社会发展能力,而经济学院深挖专业,交叉延伸,不断拓宽学科边界,打造人文社科研究重镇。她表示,艺术和教育都注重传承,都注重探索。卓福民先生、曹国琪先生既是行业专家,又都注重跨界探索。此次受捐的画作和钢琴是珍贵的艺术载体,凝聚着校友、企业、社会对学校的深情厚谊,承载着专业素养、人文情怀、探究精神,将激励着广大师生奋发拼搏、开拓进取、探索无界。

卓福民:感谢母校的培养,我很欣慰我能用画画来表达对母校的眷恋之情

“每个人人生都会碰到各种各样的‘恋’。小时候对大人是依恋,成人以后有爱恋,从小学、中学到大学接受教育,对母校是眷恋,除了乡愁还有乡恋,对钟爱的事业和爱好我们往往可称之为迷恋。‘恋’是非常复杂,非常纠緾,难以表达的,而又不得不表达的情感。谨以巨幅油画作品《恋》祝贺我的母校——复旦大学经济学院恢复建院40周年。”卓福民简要介绍了油画《恋》名字的由来与创作意图。

卓福民作为复旦大学经济学院93级校友,当年刚完成学业,即被上海市政府派遣去香港上海实业集团工作,在那里度过了近八年。当年他担任上实控股总裁时曾经历了亚洲金融风暴,在当时环境的重压之下每个人都要想方设法消化心中的情绪。“我就用画画来解压,在宣泄的过程中,我慢慢形成了自己的绘画风格。”卓福民表示,他的作品和时代息息相关:“在整个跌宕起伏又波澜壮阔的时代大潮当中,我个人仅是一朵小浪花。”

曹国琪:音乐和绘画是一对孪生兄弟

曹国琪表示,音乐和绘画是一对孪生兄弟。曾经他与朋友卓福民达成共识,“到我们人生最精彩的时候,我们要把这两样东西结合在一起”。

“作为曾是经济学人和喜欢音乐的我觉得经济学专业学子的学习环境特别重要,如张军院长倡导的那样,当学生踏入经院大楼,就能感受到人文和艺术气息,有利于提高学生的整体素质。”曹国琪说。

巨幅油画正式亮相

在詹璐副院长的倒计时声中与现场观众的见证下,许征、张军、李粤江、卓福民、曹国琪和经院校友会会长赵定理、汪新芽、杨德红为油画《恋》揭幕。色彩鲜艳的抽象画正式亮相,观感上的震撼让在座观众纷纷拿起手机记录下这一刻。

仪式上,张军院长、李粤江书记分别向卓福民、曹国琪颁发捐赠纪念证书与纪念牌。卓福民向经济学院教师代表刘宇赠送收藏证书和画册。随后,张军院长致感谢词。

张军:不管是国内生还是国际生,大家在这里都能感受到经济学院的人文关怀

张军表示,卓福民捐赠的画作与曹国琪捐赠的钢琴将会是学院最重要地标之一。新大楼建成后,张军始终认为大堂需要一副抽象画作为经济学院人文关怀的象征。机缘巧合之下,他了解到卓福民为画展创作的《恋》,尺寸恰好与大堂空间高度契合。双方一拍即合,达成了捐赠意向。

张军认为:“有了这样的氛围,我觉得所有的学生,不管是国内生还是国际生,大家在这里都能感受到经济学院的人文关怀。”未来,新芽会长的咖啡吧也将在新大楼向公众开放。“大家可以来欣赏画作,可以来弹钢琴,这是一种非常美好的体验。”

致谢环节尾声,张军感慨道:“我从复旦读书到现在已有四十四年,经院的每一步都是靠学校和社会各方面的支持发展起来的。每每遇到关键时候,我们始终得到以赵会长为代表的全球校友会的强大力量的支持。所以在今年年初校友会成立十周年的年会上,我曾说,有你们在,我们一切都在。今天,我想再次表达:只要有校友们的关心支持,经济学院就会越来越好。”

用新的钢琴为经济学院奏响新的篇章

揭幕仪式的末尾,曹国琪邀请音乐家严静怡、李夏、解柳佳、徐枫、柴源、朱震宇、李鲁濛、薜卉、李夏、黄振兴等为观众带来现场音乐表演,经济学院新大楼化身为小型音乐厅,奉献了一场视听盛宴。曹国琪原创作品《外滩圆舞曲——秋叶的微光》、《天鹅》《贝加尔湖》《阿莱城姑娘》《爱的罗曼史》《天堂电影院》等经典作品轮番上演。卓福民巨幅油画《恋》、曹国琪钢琴捐赠暨揭幕仪式在悠扬的经典音乐《Time to Say Goodbye》中落下帷幕。

《恋:山海之吻》

巨幅画布之上,“恋”被解构为一场意像山海相逢的瞬间永恒,画家将抽象情感转化为可触摸的哲学场域——这不是对“恋”这个世界上最复杂又往往心领神会的情感的简单讴歌,而是对“恋”之本体的视觉叩问。

画面下部如地质剖面般层叠:琥珀色岩浆在铅灰岩层间奔涌,丰富的肌理并非技法炫耀,而是隐喻“恋”的物质性——刮刀划出的沟壑既是地壳运动的遗迹,亦是亲密关系中不可避免的创伤刻痕。

中部旋涡令人晕眩:蓝紫的深海与玫瑰色的霞光在钛白浪尖上交合,松节油让拿波里黄与玫红相互渗透又彼此抗拒,恰如自我与他者的永恒博弈。

上部类似曙光般明亮的镉黄与隐隐的中国红之下,依稀透出中层的青紫残影。天光云影则用流动的透明油彩罩染,暗示任何“明朗”都建立在曾经的混沌之上。这也揭示出东方哲学对“恋”的原始理解:感应的本质在于双向运动,如同山气与海雾永恒的交换呼吸。

站在画前五米以外,观者可以发现整个画面已打破了西方绘画的焦点透视,而采用了中国绘画的散点透视。此作真正震撼之处,在于它拒绝甜蜜的抒情,而是用油彩的物理性呈现情感的拓扑学——那些凹凸不平的肌理正是“恋”的真实地貌:永远在形成、破裂、重建的过程中,如同大陆漂移般既缓慢又剧烈,最终在观者心灵深处引发共鸣。

卓福民的7.53米高3.02米宽的巨幅油画“恋”创作于2024年5月至9月,此幅作品曾在2024年卓福民“拓”个展展出,入选"中国表现2024”艺术大展,并选入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出版的卓福民《无界》画册。

来源:复旦经院全球校友会

2009-2021 © 复旦大学教育发展基金会 沪ICP备15043581号
返回原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