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友企业支持,复旦大学江湾校区全新冥想空间建成启用

时间:2025-11-04浏览:10设置


10月27日,复旦大学江湾校区全新冥想空间在新园区1号宿舍楼正式启用。这一全新冥想空间的建成启用,得到了校友企业兰塾(上海)教育科技有限公司的捐赠支持,它将为学校师生提供一个静心自省、释放压力、探索自我的心灵之所,有力地支持学校心理健康教育事业的发展。



兰塾(上海)教育科技有限公司创始人董海盛校友(2003级微电子专业),复旦大学对外联络与发展处副处长、上海复旦大学教育发展基金会副秘书长林晶晶,复旦大学党委研究生工作部副部长朱峰,心理健康教育中心主任钱捷、副主任朱臻雯,及Lannspace首席正念导师等嘉宾出席启用仪式,共同见证这一心灵探索空间的诞生。

林晶晶在启用仪式致辞中对江湾校区冥想空间的正式启用表示热烈祝贺与衷心感谢。她回顾了董海盛校友与母校双向奔赴,从勤工助学、投身创业到反哺校园公益项目,每一步都体现了董校友对母校的深厚情感与责任担当。“今天看到这样一个温馨而有氛围的空间,我真的由衷地感到欣慰和感动。”她表示,冥想空间不仅仅是一间房间,更是一份关怀——它为同学们提供了一个能够静心自省、释放压力的地方,也象征着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持续深化与创新。她希望,这样有意义的项目能激励更多复旦校友关注学弟学妹们的心理成长,用自身的实践与故事传递正向能量,用爱心涓流支持学校事业发展。


朱峰也在活动中表达了对冥想空间的由衷祝福。她见证了冥想空间从“0到1”、“从无到有”的全过程。她表示,这一空间不仅是江湾校区心理健康教育的全新尝试,更是一片承载温度与希望的“心灵栖息地”。她祝愿冥想空间在未来能够越办越好,成为同学们在学习与生活间寻得平衡、恢复能量的重要港湾。

心理健康教育中心副主任朱臻雯老师指出,当代学生普遍面临一种张力:他们既追求学业精进,优秀出色;同时也渴望心灵宁静、身心健康。看似“鱼与熊掌不可兼得”。东方智慧却揭示两者不仅可以兼得,且内心宁静平衡更是实现外在的成就的重要基础。基于此,复旦大学开设静心冥想的辅导和课程,帮助学生找到内在宁静与专注,并将此状态转化为应对压力时的镇定和力量。

冥想空间的建成,离不开董海盛校友的鼎力支持。多年来,董校友始终关心母校的发展,并积极回馈校园。本次合作正是校友与学校携手打造的“心灵栖息地”,让更多复旦学子能够在繁忙的学习与生活中找到宁静与自我。

启用仪式后,朱臻雯老师带领同学们进行了一次沉浸式的现场冥想体验。

冥想空间的启用,不仅为复旦学子提供了一个舒缓压力、沉淀思绪的心灵角落,也传递出学校在心理健康教育领域的持续关注与创新实践。未来,这一空间将继续开展多样化的冥想课程与心灵成长活动,帮助同学们在快节奏的学习生活中,找到内心的安宁与力量。



来源:复旦大学心理健康教育中心

2009-2021 © 复旦大学教育发展基金会 沪ICP备15043581号
返回原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