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0月15日上午,复旦大学书画篆刻艺术研究院捐赠仪式暨第八届金秋曝书节在江湾校区李兆基图书馆举行。复旦大学常务副校长、复旦大学教育发展基金会理事长许征,复旦大学原党委副书记、书画篆刻艺术研究院院长金海燕,对外联络与发展处处长、复旦大学教育发展基金会秘书长刘莉等出席,图书馆党委书记兼常务副馆长侯力强主持。

许征在致辞中向长期以来关心支持复旦教育事业发展的社会各界人士表示衷心的感谢,对捐赠人表达深切敬意和诚挚感谢。她指出,复旦大学不仅在学术研究与科技创新领域追求卓越,更致力于人文素养的培养和传统文化的传承。今年恰逢古籍保护研究院成立十周年,期待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在社会各界的关注与支持下,古籍保护研究院、书画篆刻艺术院能够再接再厉,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发展贡献更大的力量。



复旦大学书画篆刻艺术研究院自成立以来,充分依托综合大学的学科优势,整合资源,交汇融合人文、艺术与科技,通过丰富多彩的教学活动和艺术展览,让古老的金石书画等艺术形式焕发出新的生机与活力。
在书画篆刻艺术研究院成立一周年之际,新疆鑫华旺璟矿业有限责任公司向该研究院捐赠,捐赠人吴燕女士肯定了复旦大学传承文化的努力,表示将持续关注学校发展。
在“冯其庸致王少石信札”捐赠仪式上,王雯女士和王云女士代表其父王少石先生向研究院捐赠200余封珍贵信札。这批珍贵的信件不仅记录了两位大师之间深厚的情谊,更是中国书法艺术宝库中的瑰宝,将成为复旦师生们学习和研究的重要资源。王少石先生与复旦大学缘分深厚,此前已多次捐赠。早在2018年,他就曾无私地将自己多年积累的艺术成果捐献给复旦大学,其中包括红楼梦主题自刻印章、印谱及相关资料。研究院接受捐赠后,出版《金石之交——冯其庸致王少石书信集》一书,该书出版得到书画篆刻艺术研究基金支持。
捐赠仪式后,“典籍寻根 家乘垂古”复旦大学第八届金秋曝书节开幕。复旦大学图书馆党委书记兼常务副馆长侯力强、党委宣传部副部长朱佳,以及复旦大学传习所导师代表邱晓刚、书画篆刻家代表黄有方、藏书家代表励双杰分别致辞。

本次曝书展以家谱作为主题,展示来自复旦大学图书馆、档案馆和诸位藏书家先生的家谱文献、善本古籍、写印材料、手工纸样、书画等,另有王少石先生捐赠的冯其庸致王少石信札、红楼梦印、印谱等珍贵资料。这些家谱数量众多,保存刻印信息完整,展现了家谱的独特价值。其中值得关注的是由复旦大学档案馆提供的苏步青家书,是苏步青写给长女苏德晶的一批信函,在私语化文本中展现苏步青老校长炽热的家国情怀。



活动现场,复旦大学传习所导师携弟子展示古籍装帧、团扇绘画、鸟虫篆刻、纸浆补书、碑刻传拓等技艺,并向现场观众开放团扇、传统木板水印、线装书装订、蜡拓等体验。
2023级计算机直博生保昱冰在体验后谈及自己的感受:“‘曝书节’这个主题我感觉很有意思,在今天人们赋予‘曝书’新的意味,就是把这些藏在骨子里面的东西拿出来晒。除了这种物理上的去除这种书的异味,也是通过曝书实现现在的我们与过去的历史进行交互,其实也是剔除历史的一种异味,然后去产生、衍生出一些新鲜的东西出来。”
中华古籍保护研究院与书画篆刻艺术中心也为更多喜欢书画、喜欢古籍的同学们以更大的发挥空间。“金秋曝书节的举办,不仅是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复苏这一习俗的继承与致敬,更通过每年的文化创新活动,为这一传统赋予了新的时代价值,展现了当代人的文化使命与责任担当。”文献信息中心24级硕士生刘楚戈分享道,“我印象最深刻的环节是团扇制作,在这一环节中,我们不仅感受到了书画艺术的美,也感受到了静下心来做一件事情的严谨治学态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