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切怀念复旦大学校董毛江森院士!

时间:2023-06-09浏览:25设置


中国科学院院士、著名病毒学家、复旦大学校董毛江森先生因病医治无效,于2023年5月18日15时15分在浙江杭州逝世,享年90岁。

毛江森院士自 2011 年起任复旦大学第五届至第七届董事会校董。


结缘上医,一生为苍生


2012年3月,时任复旦大学副校长冯晓源
在杭州为毛江森院士颁发校董聘书


毛江森出生在浙江省江山县的一个毛姓聚居的小山村,父母都是农民。他出生时原名毛维书。小时候他常常生病,别人麻疹十天半月就可痊愈,但他病了40天才好,他的父母为此操碎了心。

自幼的体弱多病对毛江森影响很深。他记得自己幼时得麻疹一病40天,母亲常常在他床边边“啪嗒”地落泪,边说道:“维书啊,你怎么还起不了床呢,病我代你生吧,你快好起来吧”。就是这样的儿时经历影响了他以后对职业的选择。

毛江森高小时候的功课特别是算术成绩是全班最优秀的,唯独体育不及格,按规定是要留级的,好在校长网开一面,考虑到他的学习成绩优异,刻苦努力,便准予升级。毛江森后来考人全国闻名的浙江省立杭州高级中学。高中还没毕业,老师就建议他以同等学力考大学。

毛江森在高中时最喜欢物理和数学,对生物不是很重视,本来想报考数理专业的,但父母的一封来信让他改变了志愿。信中说,“你从小体弱多病,把你带大实属不易,你还是念医吧。”他想到,家人深受病痛之苦,弟弟夭折,姐姐多病,农村的孩子从没有见过白大褂,也没有吃过一片药。农村无医无药,生存很不易……于是他报考了上医。

毛江森在上医做了6年的医学生,明白了一个道理,那就是“医学走的是一条奉献之路”。上医有一批精神高尚、学术一流的名教授、名医生,他们治学的严谨求实、对病人无微不至的关爱,一直激励着他在从医和科研道路上发扬上医精神,无私奉献。

虽然毛江森学医的初衷是成为一名医生,想通过直接行医帮助更多需要帮助的人,但当时新成立的中国医学科学院需要一批新生力量。于是,毕业后他被分配到中国医学科学院病毒系,开启了他从事病毒学研究、济世苍生的人生之路。

毛江森院士从事医学病毒学研究近 60年,取得了丰硕的研究成果。古语说“医本仁术”,毛江森以他数十年的从医经历和医学研究实践诠释了这个医学真谛。正如他所言:“我是一个出生于小山村的农家孩子,经历并不平坦,吃了不少苦头。但是,一生都想为百姓减轻一点病痛,并将永志不改。”


毛江森院士生平


毛江森,男,汉族,1934年出生,浙江江山人。1956年毕业于上海第一医学院医学系,1957年—1970年,在中国医学科学院病毒病研究所从事研究工作,并先后在中国协和医科大学和北京师范大学进修,1970年—1978年下放至甘肃康县卫生院担任医生,1978年调至浙江省医学科学院,曾任浙江省医学科学院副院长、院长等,1983年—1984年,在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NIH)、美国Duke大学、美国Baylor医学院作为访问科学家从事科学研究,1991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院士)。历任浙江普康生物技术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浙江省医学科学院名誉院长。

毛江森是我国著名的病毒学家、研究员、博士生导师,长期从事病毒学研究,坚持科研为人民健康服务、为经济建设服务、为社会发展服务,是科学界的楷模和典范,也是中国改革开放的见证者和践行者。自20世纪50年代末开始从事脊髓灰质炎病毒疫苗和细胞培养技术的研究,对发展脊髓灰质炎活疫苗作出重要贡献;60年代率先在我国开展干扰素工作,建立和系统研究了乙型脑炎病毒—鸡胚细胞干扰素产生系统,为我国干扰素研究工作的开展奠定了基础;发现重水能显著增加病毒的热稳定性,并阐明其机理,建立了在生物大分子中测定氘含量的简便方法;著文论述遗传信息逆转录问题,提出病毒感染时“信息有可能从RNA传给DNA”,是当时国际上认识到信息有可能逆转录的少数科学家之一。

1978年到浙江省医学科学院工作后,他率先在国内开展甲肝病毒研究,历经十余年,成功培养出甲肝减毒活疫苗毒种,并研制出安全有效的减毒活疫苗。该研究成果作为国家“七五”“八五”“九五”重大科技攻关项目,荣获了国家发明二等奖、卫生部科技进步一等奖、浙江省科技进步一等奖等。毛江森坚持走科研成果转化应用于防病治病、应用于造福人类之路,1991年,征询国家卫生部的建议及在浙江省委省政府的支持下,成立浙江省医学科学院普康生物技术公司,甲肝疫苗作为首个被批准在地方科研院所生产的疫苗在浙江落地生产,使我国甲肝发病率大幅下降,甲肝流行的局面得到了基本的控制,为摘掉肝炎大国的帽子作出了重要贡献。

2000 年,在浙江省委省政府的高度重视和具体指导下,原普康公司进行股份制改造,成立了浙江普康生物技术股份有限公司,毛江森团队以甲肝疫苗研究成果作为技术入股,成为浙江省医学科技成果转化第一人,走出了一条科研院所创新发展、科研人员创业致富 的改革之路,实现了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双丰收。甲肝疫苗自投放市场以来,共生产约1.8亿人份,产值近30亿,并作为第一个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生物制品出口多个国家,造福世界人民。

2003年初SARS流行期间,在病原未确定之前,毛江森对疾病性质、临床过程、流行特征进行了了解,又对30年来的新病毒病进行了回顾,提出SARS很可能是新的病毒病,病原有可能来自野生动物,要特别防范SARS病毒由实验室泄露传播,提出SARS的生态性预防与控制的理念。
毛江森在病毒学的基础理论研究方面有重要建树,对遗传基因逆转录、单分子(氘) 对病毒结构与功能影响等方面的研究荣获专利10项,其中PCT国际专利授权1项,国家发明专利9项。在国内外权威期刊杂志(如美国传染病学杂志、英国《science》等)发 表100多篇论文。所获个人荣誉:全国先进工作者、国家级有突出贡献专家、卫生部优秀留学归国人员、中国共产党第十四次、第十五次全国代表大会代表、浙江省科学进步奖重大贡献奖、浙江省劳动模范等。
毛江森热衷于慈善事业,2008年汶川大地震号召普康公司捐款100多万,个人捐款10万;创办浙江省江山市“维书小学”;设立了上海医科大学“普康奖教金”、杭州高级中学“毛江森奖教基金”等。


殊勋茂绩,感恩铭记!
慈心为民,德范永存!


2009-2021 © 复旦大学教育发展基金会 沪ICP备15043581号
返回原图
/